從田園盛美涵詠悲憫情懷

──不可錯過的史博館「驚艷米勒」大展

 

文.照片翻拍/姜捷           圖/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

 

    2008北京奧運吸引了全球目光,台灣也不遑多讓的掀起國際矚目的藝壇盛事,那就是從五月底到九月5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舉辦的「驚艷米勒,田園之美」超級大展,不但小學課本裡的教材可見到真蹟,還能站在令人動容的田園畫作中感受大自然的沛然能量,洗滌塵俗心靈,召喚惜物、悲憫與感恩的情懷,那共鳴於性靈深處可貴的省思,正是每位愛藝人都該油然而生的啊!

 

 

盛暑最豐美的藝術饗宴

 

        奧塞美術館的破天荒之舉,成就了「驚艷米勒—田園之美」的高規格超級大展,全球只選擇在台灣落腳,作長達一百天的long stay,台北展出結束後就直接運回奧塞,不再於其他國家展出;台灣民眾為可以不出國門,一次看足奧塞美術館內米勒廳的珍藏,巴比松畫派(Barbizon)的畫家作品全貌,除了《拾穗》與《晚禱》同時翩然來台之外,還有米勒生平重要畫風蛻變轉折的各階段作品16幅,以及大師級名家柯洛(Corot)、杜比尼(Daubigny)、胡梭(Théodore Rousseau)等著名畫作48件,不論尺幅大小,件件都是耐人尋味的經典作品。

 

       

米勒全家福老照

 

        為什麼台灣盛展讓國際也為之歆羡?因為,法國奧塞美術館建館20年以來,從來沒有將兩幅享譽國際的鎮館之寶──米勒的《拾穗》與《晚禱》同時出國門展出過,空前第一次的「雙寶」跨國借展,就給了國力財力並非最強大的小小台灣,奧塞美術館館長塞•勒摩安(Serge Lemoine)特別表示,他對台灣民眾欣賞藝文的水準十分信任,也知道我們具有對名畫創作的尊重心與欣賞力,他注意到台灣人赴巴黎旅遊,必參觀,羅浮宮與奧塞美術館;近十年來,台灣又舉辦黃金印象、羅浮宮、莫內、巴斯吉亞、馬諦斯、夏卡爾、拿破崙、宗教與藝術等許多重要特展,他相信,把這「第一次」給台灣絕對放心,絕對值得!也就是這令他印象深刻的口碑,讓法國19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寫實畫家米勒,以及巴比松前後畫家所畫的田園之美,能跨越半個地球抵達國門,分享大師的藝術成就和作畫背後的可敬可愛情懷。

 

米勒令人驚艷驚嘆又驚服

 

        一進史博館大門,就會看到巨幅的《拾穗》海報,深深吸引觀者一窺田園盛美的堂奧;三位農婦默然彎腰,卻不向命運低頭甘於貧窮自適,就是一種巨大的震撼;納達為米勒所拍攝的非常正式的站姿肖像照也矗立著,威儀、堅強、果決,彷彿要帶領觀者從畫作中進入他的內心世界。米勒生於1814年,有著精彩而豐實的一生,雖然只活了短短的61歲,卻能自在自得的過著真樸勤懇而崇尚自然的歲月,以作畫表達他的悲天憫人情懷,儘管他一生都沒有受到國家的重視,法國官方在他生前也從未買過他一幅畫,套句台灣的說法就是「非主流派」,官方一直防著他以畫作的感動人心程度,唯恐掀起反政府的浪潮,事實上,他毫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在宮廷貴族間走紅,他關心的是許許多多貧窮的小人物,他的畫反映他的心,讓人感動敬佩。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牧羊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坐著編織的牧羊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米勒紡紗女

 

        米勒作畫歷經三十星霜,後人將他的畫風轉折分為六個時期,都在這次的展覽中可以一次盡賞,比較得出他的前後期不同況味;其中有一幅他早期所畫的裸女,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凱薩琳.勒梅爾的性感背影,她為米勒生了九個孩子,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伴侶;最初米勒不可免俗的常畫討喜好賣的裸像,當時虔誠於基督信仰的祖母就曾告誡他:「不要糟蹋美好的畫家身分,去為宗教的敵人效勞,不要犧牲信仰,做出不知羞恥的事。」然而他卻繼續畫著銷路頗佳的裸像,直到有一天,他在無意中聽到路人談論他,把他定位於「那個專門畫裸女的」,這讓他備受打擊、及時頓悟,重拾基督徒身分,再也不畫裸女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米勒35歲後,定居在巴黎東南60公里外的郊鄉──楓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(Barbizon),一派寧馨的田園風光在巴比松畫家的筆下,流露出恬靜無爭的和平秉性,招展著蒼茫有容的大自然魅力;米勒的畫藝技巧非常耐人尋味,幾乎每幅都可以找到他喜歡用的紅、藍、黃三色融會在大地色調中;坐家中包著頭巾、戴著頂針的《縫衣婦人》、草坡上邊牧羊邊低頭梳棉的《牧羊女》、原野上羊群緊緊相隨的《奧弗涅的牧羊女》、倉房裡捉住羊兒剪毛的男人,以及農民在主日必去的《格賀維勒教堂》,這些都是19世紀當時農家生活的寫照,在21世紀的高科技文明再也尋不著中古的遺痕,畫家的不朽紀錄就顯得可貴無比。

 

拾穗與晚禱道盡無限悲憫

 

     《拾穗》在1857年的沙龍首次展出備受矚目,那時,法國二次革命剛結束,農民普遍生活艱困,卻有著堅忍韌性,當時的繪畫風氣盛行風景畫,即使有人物也是小小的點景之作,而米勒卻用極寫實的手法,描繪出農民的工作生活情形,把人物比例放大,佔了畫面三分之二的重大份量,包括表情、衣服、工具和背景,一一勾勒出濃濃的人文關懷,細緻的描繪農民純樸、平實的辛勤生活,構圖遼闊深遠,用色真樸有味,風景與人物融合為一,視覺調性柔和而溫暖、飽滿又聖潔,即使是卑微的小人物寫照,卻感覺不到掙扎存活的埋怨與淒苦,反而是認命認分的勤奮感恩,直觸心深處,令人動容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胡梭小橋

      《拾穗》的三個貧窮村婦,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遺落的麥穗,扔進兜在腰際的圍裙裡,遠方的田野仍在收割,成綑成堆的麥綑、麥垛,大板車和成群的農場工人,構成明亮深闊的遠景;恰與拾穗女的淒涼形成強烈對比;進步主義的藝評家卡士坦尼亞里(Castagnary)認為:「這是一幅很美、很簡單的藝術品,但卻超乎於擁護任何立場的激情,以不造假也不誇張的方式再現大自然真實、偉大的篇章,殊堪與荷馬、魏吉爾的史詩相媲美。」專家導讀在拾穗女身上看到了雅典巴特農神殿雕像的影子,吃苦耐勞的生活賦予她們雕像般沉重的身軀,長年的操勞讓肢體沉重,折腰難伸。

 

     《晚禱》則是一對平凡的夫妻,在田野中工作時,聽到遠方教堂的鐘聲響起,立刻放下手邊的活計,而很自然的虔誠低頭祝禱,不僅細繪出農民們遵守傳統的精神,也對惜時愛物別有省思;透過夕陽西下的盛美色調,悲憫再一次透過經典畫面,讓人心靈深處悸動不已,感受那謙卑的彎腰、虔誠的低頭、默然承受勞苦而依然滿懷感激的謝天謝神謝大地,我們會不由自主的為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藝術饗宴而更珍惜,更感恩!沈澱下行色匆匆的心緒,感受大地豐賜的奧妙,默然聆賞,滿心寧馨,滿心知足。

 

邂逅巴比松喜見楓丹白露

 

        除了驚艷於米勒的農家奏鳴曲,還可欣賞到米勒的朋友和晚輩一起描繪的楓丹白露風光,這些被列為同時期的巴比松畫家,都有獨特的畫風,擅於營造人文意境的大師柯洛最著名的《夜晚──遠方的高塔》和《河畔柳樹》,柯洛接受學院的訓練與到戶外寫生的鼓勵,常在旅遊中觀察光線與和諧風景,旅居楓丹白露時與巴比松畫家們結緣,用色帶著珠光,調子明暗變化細微,對於光線的研究十分精緻和完整,使他的風景畫產生一種特殊的氛圍,被人們認為是印象派的先驅;胡梭的《小橋》描寫鄉村夏景的大樹間,農婦看守著吃草的母牛,在兩叢樹中著紅裙與藍色圍兜的農婦正跨越小橋,柔金天空,光線分明,顯見出一方寧靜幸福,《路邊水潭,貝里的農莊》也吸引人想要緩緩散步其間,享受悠閒雅致;特華雍《抓背的母牛》小牛犢兒在樹幹上磨蹭止癢,動感十足;波納的《尼韋內的耕作》農民拿著圓鍬第一次鬆土的律動,彷彿聞到泥香;達尼安.布維赫的《在林中》微微透光的景致令人流連;迪亞茲、德崗的田園風景,也一樣憩靜幽遠,細緻寫實,都值得細細品賞。

柯洛收網

 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或庭中群禽閒步覓食,或湍湍激流收網捕魚,或綠蔭雲影映照潭影,或森林蓊鬱林茂葉繁,或農閒時刻群聚小酌一邊聆賞小提琴,或頭頂著、肩扛著豐收作物的歡慶遊行場面,或提著鮮奶的少女生動輕俏的身影等,……,觀者都能直接欣賞楓丹白露的田園郊野之美,體會巴比松畫派的獨樹一幟;比米勒稍晚的後輩畫家艾杜安、布荷、東納、霍勒等人的畫作,也在這次的展覽中讓國人有所認知,他們觀察並描繪勞動者的樸拙真實,不同的藝術家以同樣的悲憫胸懷詮釋勞動階層的生命力;晚期諸家畫得比較大幅,取材更多元化,色調也更鮮亮,前後期兩相對照,就可完整窺探法國十九世紀藝術發展的起承轉合。

 

 

攝影初綻微光與畫留見證

 

        不同於過去展覽全都是畫作的傳統,這次展出還有一個特別的主題,就是人類照相技術萌芽初期,首開攝影之風的十九世紀黑白老照片,精彩畫作固然能帶領我們一窺十九世紀的歐陸生活風貌,還有比畫作更真實的就是米勒同時代的當地原版攝影紀錄,1839年正是歐陸攝影技術剛萌芽的年代,照相成為當時昂貴而高尚的藝術新貴,攝影大師納達(Nadar)就為米勒拍下一幀頗有味道的很正式的全身照,放在展廳的大門口,保留米勒的藝術家丰采,從老照片中也不妨和畫作背景小作對照,還會發現不少人物與場景的相合之處,讓看名畫與賞讀攝影故事擦出有趣的火花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米勒恰好生於攝影技術萌芽的年代,照相成為當時高尚的藝術新貴,留下的古老照片,剛好保留下米勒寫生的歷史景像,這次展出的22張老照片,成為畫作實景的參考資料;包括攝影大師納達(Nadar)為米勒拍的尊貴半身照,和其他攝影師小不盈掌的經典老照片22幀,照片所捕捉的幾乎都是歐洲田園之美,在農事繁忙中的小人物生活寫照,牧羊、趕牛、養雞、紡紗、鋤草、採花……各種面貌、應有盡有,雖然是尋常農事,卻充滿了美感,不同於風景照,也並非肖像照,而是讓人物、動物、農作物成為作品中的主角,不脫勞動者殷勤工作的千姿百態,使得攝影作品和畫作一樣,見證並忠實紀錄了當時的歐法人文丰采,特別是農家生活背景、社會景況與歷史環境,細細欣賞,慢慢體會,相當令人動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照片記錄了農家生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田野間採花的小女孩

欣賞田園好景培養美情操

 

        在開箱記者會中訪問了主辦這次大展的國立願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,館長細說這次田園之美的耐看、耐賞之處,特別是學習中華花藝的朋友們,更應該來仔細欣賞,培養美感情操,也訓練自己的視野,看看名垂千古的名畫究竟有何等魅力,也在田園之美中體會花木的千百姿態,在潛移默化中拉高對美學的感受力;不只是構圖的配置可以學習,米勒獨到的紅、藍、黃色彩運用可以借鏡,在視覺中汲取大自然景色的陶融性靈,在在都是喜歡花木、愛物惜物、敏銳觀察的花藝家應該俱足的美學修養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相較於中國的晴耕雨讀昔時歲月,不也是遠溯唐朝就有「鋤禾日當午、汗滴禾下土」的憫農詩,也與《拾穗》有異曲同工之妙,李紳還要比米勒更早出生,詩畫中的美感與情感都是不分古今中外,欣賞米勒畫作所涵泳的悲憫情懷,才是更可貴的深思與學習。美無疆界設限,美無時空等差,驚艷米勒名畫,欣賞田園之美,有如上了一堂西方藝術史的課,充電滿滿,幸福滿滿。